第206章 瓦岗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李敏听说谶语后,吓坏了。】
【一时没了主张。】
【便找宗族人商量。】
【杨广得知后,更加怀疑。】
【于是让宇文述把李敏全族都关进了大牢。】
【其中就有宇文娥英。】
【宇文述一通吓唬和诓骗,让本就精神有些崩溃的她乖乖听话。】
【很快一份李家家族谋反的口供递了上去。】
【隋炀帝杨广以只有宇文娥英的认罪口供,杀了李敏族中有官位者。】
【剩下的李家人,被流放。】
【甚至于宇文娥英最后也被毒死了。】
【杨广说李敏家族谋反,但是骗不了所有人。】
【朝中的大臣怕被皇帝猜忌灭族。】
【李姓家族因为谶语日夜担惊受怕。】
【关陇贵族集团也是兔死狐悲,对隋炀帝更加不满。】
后世实时弹幕——
“要干掉一个国家,只需要一个术士一个谣言就够了。
杨广这是自毁长城。”
“隋炀帝,志大才疏,而且很会作死。”
“千古第一败家子是毋庸置疑。”
“没有隋炀帝搞得天下大乱,哪来的大唐盛世天下(狗头),所以!”
“回复楼上:唐高祖杨广是吧。”
“回复楼上:还真别说,杨广不上桌,李渊一家不动筷子。”
“冷知识:记载杨广功绩最多的史书就是魏征修的隋书。”
“李渊估计得知李敏族人因为谋反被杀,能吓出一身冷汗。”
“杀谁都没用了,隋朝气运没了,天下已经大乱,现在主要看是谁能得这天下,杀了一个,就会有另一个。”
“杨广就是太废了,如果他一战灭了高句丽。
隋朝又是另一片景象。
打三次都无功而返,也该死了。”
“回复楼上:实际上攻打高句丽都不需要那么多人去打,最骚的是还打败了。”
“回复楼上:最骚的操作是第一次征高句丽的时候。
隋军路线兵力高句丽全都知道了,泄露的不是别人,正是杨广。
搞得他根本不是去打高句丽,像是去接受投降的。”
“皇帝有实力就不会在乎谶语。
而在乎谶语的时候,已经没用了。”
“这么说吧,就杨广接手的大隋国力来讲,不要说从疯人院里选个人。
就算是选了个猪出来,都很有可能最后变成明主。
但是广广人家就不,他偏偏绞尽脑汁想各种办法。
把一个国亡了。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罄竹难书说的就是他。”
帝王空间。
隋文帝杨坚连连摇头。
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杨广这个逆子做的种种事情,已经失了人心。
现在就算是做什么都没用了。
一招错,满盘皆输。
更别提杨广他招招错。
杨坚恨啊,要是不废长子杨勇太子之位,隋朝又怎么可能灭亡!
【隋朝的灭亡和民间各地的起义军兴起分不开关系。】
【那么起义军是怎么形成的?】
【隋朝最早的起义军是山东人王勃发起的。】
【王勃出身贫困,是个铁匠。】
【在隋文帝时期,他家十几亩田地,还经营着打铁活计。】
【日子过得也凑合。】
【但是在隋炀帝杨广当上皇帝后,王勃就惨了。】
【因为他是铁匠。】
【所以每次杨广要大兴土木王勃都被征调服徭役。】
【徭役自然不是个好活。】
【辛苦不说,官府那帮人根本不拿他们这些劳力当人,超负荷的劳作,死了不少农夫。】
【王勃看在眼里,也惧怕哪一天也会这样死去。】
【公元611年。】
【隋炀帝杨广筹备东征高句丽,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征兵征夫征粮。】
【还要一个月内,建造300艘大船。】
【王勃被征调到了建造战船中。】
【因为期限比较短的缘故,建船的人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导致了腐烂和生蛆。】
【大量农夫死去。】
【王勃算是比较幸运的,他活了下来。】
【然而,等他回家没多久。】
【又接到入军东征的征召,不只是他,所有青壮年都要去。】
【王勃心如死灰,知道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也会像那些已经死去的农夫一样死去,区别不过就是怎么死罢了。】
【别的朝代农民起义,大多是受灾受饿活不下去造反。】
【隋朝则是兵役和徭役太过繁重。】
【才造的反。】
【对隋朝廷不满的人,不在少数。】
【王勃和一些年轻人一交流,朝廷不拿他们当人,索性反了!】
【很快王勃聚集了一大批对隋朝廷不满的年轻人。】
【他还呼吁被压迫的天下人一起反抗隋朝廷。】
【几个月间,投靠王勃者有万余人。】
【虽然都是一些过不下去的农夫,但是他们不畏生死。】
【竟然杀的来平乱的官兵溃逃。】

【而这个时候,不满朝廷的各地人士纷纷响应起义。】
【起义大军高达31支。】
【隋朝廷于是派出了张须陀平叛。】
【由于王勃队伍大多都是农夫,对上正规军根本没法打。】
【王勃想要避其锋芒。】
【张须陀紧追不舍。】
【王勃和其他起义军联合在一起,兵力达到了10万。】
【张须陀只用了2万精兵,大破起义军联军。】
【最终王勃索性不再和张须陀正面硬刚,而是打起了游击。】
【王勃虽然没有成多大气候,但是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呼吁天下人反抗隋朝廷的人。】
【在他之后。】
【河南翟让建立了瓦岗寨。】
【而张须陀又受命去镇压瓦岗寨。】
后世实时弹幕——
“张须陀手底下好像有秦琼,还是朝廷的正规军,竟然输给了瓦岗寨。”
“秦琼应该是隋唐武力值天花板了。”
“张须陀也是猛人。”
“回复楼上:是的,一手带出三大猛将!大隋最后的救星。”
“隋朝猛将其实很多,奈何杨广是个败家子。”
“秦琼秦二哥的顶头上司。”
“张须陀就是杨广的救火队员。”
“杨广不是昏庸,只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失民心失天下。”
“张须陀是大隋最后的良将,四处灭火。”
“张须陀手下有两员虎将,秦琼和罗士信。”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