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 第72章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我的书架

第72章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叮,有奖问答。】
【若是你是崇祯帝朱由检,面对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官吏、豪绅和商贾不愿捐赈灾银。】
【你会如何做?】
【请在下方写下你的见解。】
嬴政怔了下,旋即也没有心情“教导”扶苏,而是以手作笔,在身前写出见解。
不只是始皇帝。
历朝历代的帝王耳边都响起了这道声音。
就连崇祯帝也听到了。
在短暂诧异过后,崇祯帝看向下方面露悻悻然的满朝文武,沉吟少许,开始作答了起来。
哪怕是到了这个关键时候。
朱由检的上上策,还是以说服为主。
如果可以的话,官吏、豪绅和商贾愿意捐银子。
还可以给其荣耀,并等国库缓过来后,还可以还给捐献人。
至于下下策,可就血腥了不少……
当崇祯帝朱由检写下下策的时候。
历朝历代皇帝的策略,没有出现在天幕之上,而是在他的眼前显现。
秦始皇嬴政:“皇帝杀几个贪官、囚几个鱼肉乡里的豪绅,查几个商贾,天经地义!”
李世民:满朝文武总有贪官,天下之大,总有豪绅欺男霸女,商贾多有不义之财,可从这三个方面开刀!”
赵匡胤:“天下陷入灾荒年,内忧外患。
都要覆灭了,
所有不以国为重的官吏、豪绅和商贾。
都是贪官污吏、都是为祸一方的豪绅、都是赚取不义之财的商贾。
非常时期,就应该用非常手段。
好商好量已经没多大用。
当用重典,甚至是查抄不服,心怀侥幸者!”
明太祖朱元璋、永乐帝朱棣、仁宗朱高炽、还有宣宗朱瞻基,非常统一给出了策略。
几乎和上面的帝王给出的策略,大差不差。
崇祯帝看到这,重重咽了下喉咙。
【灾年一连维持了几年,多地发生起义。】
【内忧加重,导致外患势大。】
【明朝覆灭之象渐显,朝野内外人心散乱。】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朱由检到皇极殿接受百官朝贺,发现只有一名金吾在场。】
【随后,文武官员陆续赶来。】
【站朝班时一片混乱,勉强完成朝贺。】
【二月,李自成攻陷太原,其后一路北进。】
【山西总兵奋力相战,因军粮匮乏,被迫退守。】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攻陷昌平,开始攻打京师,十八日傍晚,京师外城陷落。】
【朱由检命众嫔妃自尽,周皇后自缢而死。】
【十九日拂晓,内城陷落,朱由检在万寿山自缢。】
【太监王承恩与其一同自缢。】
【朱由检的衣襟里留有遗书:我死后无脸见祖宗,自己去掉冠帽,用头发盖住脸面,现在任凭盗贼分裂,但不要伤害百姓一人。】
后世实时弹幕——
“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没有忘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走好!”
“自己想不开,判断失误,一不南迁,二不和谈。”
“回复楼上:知道什么叫风骨吗?”
“大明,气数已尽!”
“崇祯,十七年,无愧于华夏!”
“大明,最有汉族血性的一个朝代。”
“我大明朝岂有弃国而逃的天子?”
“时也,命也,运也。”
“在我之后,评我之事,易,在我之位,行我之事,难。”
“肉身已死,骨气长存!”
“天亡大明,崇祯在位期间一直有天灾。”
“回复楼上:当时地球处于小冰河时期,不跟他有关系,全球各地都有灾难。”
“本来对太监无好感,印象中都是弄权的宦官。
然而看到了,京师外城沦陷时,最后是数十太监保护着崇祯死战。
王承恩更是生死追随朱由检自缢。
让我明白了。
无关职位和宦官,有坏人就有好人,有奸臣就有忠臣!”
“崇祯帝朱由检还是给大明最后体面了。”
“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
“17年天灾,几百万流民,两线作战,大明积重难返了。”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大哭)!”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朱重八,十六帝,天命如此啊!”
崇祯三年,皇极殿外。
崇祯帝朱由检看到未来的走向,神色越发铁青,下方的满朝文武,一个个低头不语。
而稍远处的地方,御林军正在陆续增加。
就在这时,有奖问答的奖励在朱由检的耳边响起。
【叮,恭喜你。】
【你的作答获得一座粮食山,足够全国百姓食用一年。】
一座粮食山在宫殿外渐渐形成,也不高,只有五米高,三十米宽,不管挖走多少粮食,瞬间会填满空缺。
一道金门突兀显现。
这是进入帝王空间的门!
崇祯帝郑重整理了一下龙袍,这才大踏步走了进去。
与此同时,天幕上显现出崇祯帝进入帝王空间的画面。

“不肖子孙朱由检愧对于列祖列宗。”
崇祯帝恭敬地一拜。
朱棣叉着腰面无表情,微微点头。
大明虽然是亡在崇祯,然而,他却无法责怪。
如此勤政的皇帝。
历朝历代又有几个?
二十出头,因为勤政两鬓华发的皇帝,又有几个?
朱高炽认可地连连点头,露出欣慰的神色。
在永乐一朝,他可是深刻的理解过国库紧张的情况,那可是真的头发都能愁白了。
食不知味,睡不可寝。
崇祯年间更是连年灾年,但凡没有这个情况。
为了社稷鞠躬尽瘁的崇祯,又怎么能把大明亡了!
“你才多大,怎么头发白了这么多!”
朱瞻基眼眶湿润道。
从天幕上,朱瞻基虽然已经得知崇祯帝朱由检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这只是一个概念。
真正看到朱由检后。
二十出头的年纪,华发将近过半,那种震撼是无法言喻的。
一想到这里,朱瞻基就气的咬牙切齿。
他挥舞着打帝棍不停抽打着朱祁镇,要不是这个不孝子,明朝岂会如此快的衰落。
站在朱元璋身后的朱允炆,也不由愣住了。
本来想要怒斥几句,也是梗在喉中。
朱元璋重重叹息一声,道:“起来吧,虽然你是咱大明的亡国之君,但你勤政,哪怕亡国,也不失气节!”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