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李渊起兵谋反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隋朝末年。
瓦岗寨。
成为魏公的李密脸色惨白。
在看到后世人对自己的评价,李密是悔恨交加。
他和翟让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节,杀了,本意是为了帝王大业。
哪知反倒弄巧成拙。
而从天幕的披露来看,他李密领导的瓦岗寨最终还是失败了!
是因为他的格局不够?
【三大起义军除了瓦岗寨外,还有河北的窦建德。】
【以及江淮地区的杜伏威。】
【这三大起义军可以直面对抗隋朝廷。】
【屡次战胜隋军。】
【甚至于隐隐有把东都洛阳包围之势。】
【隋书记载,隋炀帝杨广每次春节,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大朝会。】
【然而在616年的这次,却没有多少官员来。】
【周边的使者更是一个都没有。】
【杨广也没法,毕竟隋朝的盛世已经被他作没了。】
【现在的隋朝,已经不是他刚登基那会了。】
【别说四夷宾服了,就是四面的起义军都不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攻入帝都,代隋称帝了。】
【杨广是日夜担忧。】
【都快被自己吓出病了。】
【于是在这战乱的关头,杨广决定逃去南方。】
【说错了,是巡游江南。】
【对比杨广第一次和第二次下江南的威风八面和意气风发,第三次则是狼狈了不少。】
【很多官员不认同在隋朝危难的关头下巡视江南。】
【关陇的贵族也不想离开北方,】
【杨广早有预料,所以早早公开说不喜欢听谏言,谁说杀谁。】
【大官们不敢说,反倒是官小的直言不讳。】
【说了关于此时巡视江南的弊端。】
【无一例外都被杨广收拾了。】
【杨广如愿的第三次巡视江南,只留下年幼的儿子留守。】
【此时的杨广,已经没了原先的豪情壮志。】
【甚至有些疑神疑鬼。】
【在去巡视江南的路上,杨广称听到了有人在唱悲惨的曲子。】
【然而,让人查看岸上却没有人。】
【不知道谁说了一嘴,说百姓称那是挖大运河的鬼魂所唱,可把杨广吓坏了。】
【好不容易到了江都。】
【杨广又得到一个坏消息,表哥李渊也起兵谋反。】
后世实时弹幕——
“我个人觉得杨广是两千多年封建王朝最垃圾的皇帝,没有之一。
杨坚留下一个这么好的基本盘,杨广梦幻开局呀。
然而13年就弄没了。”
“我广哥心态崩了,摆烂了(笑哭)。”
“就和玩游戏本来大优势,忽然之间所有人都可以虐你,你说扎不扎心?”
“坐镇东都洛阳还有很大的翻盘机会,杨广这家伙当皇帝太差劲了,有本钱的时候乱玩,大乱的时候当鸵鸟。”
“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广能在他一代人的基础上。
把一个上升时期的王朝败的灭亡,也是一种本事。
胡亥都比不上杨广。”
“没经受挫折教育。”
“要是我坐在他位置上,天天接着揍乐接着舞,都败不光隋朝。”
“杨广一生路走的太顺了,后面心态直接崩了。”
“雁门被围,杨广心态就已经崩溃了。”
“江都是杨广的基本盘,那时候北方已经崩了。”
“杨广是带着最精锐的兵,跑到了最有钱的地方。”
“杨广理想目标很远大,就是能力还有待提高。”
“太能作死了,一手好牌。”
“开局王炸一路顺风时趾高气昂,一遇挫折躺平摆烂。”
“想划江而治。”
“扬州相对于当时的上海,隋炀帝的确是急功近利毁了好局。
实在是可惜,不然妥妥一个隋太宗。”
“要是我我也心态崩溃,本以为自己是隋武帝,哪知成了隋炀帝。”
“杨广是暴君,但绝不是庸主。”
“说到底能力不行,汉武帝把裤衩子打没了,人口锐减,都镇得住。”
隋朝。
江都。
杨广自嘲一笑,仰头饮尽杯中酒。
他醉眼朦胧的眼中,回忆起了意气风发时。
那时的他豪情壮志,要作出一番比肩秦皇汉武的功绩。
东征西战,四夷宾服。
万国来朝!
是何等的威风。
【李渊起兵谋反,也算是一种自保行为。】
【先前隋炀帝杨广就听信谶语,对李敏下了手。】
【李密在外逃亡才免去一死。】
【杨广并没有排除李渊的嫌疑,于是召见李渊来朝。】
【李渊谎称得了病,一直拖着不愿意去洛阳。】
【杨广甚至还询问过李渊的一个外甥女,你舅舅为什么不来?】
【外甥女说舅舅病了。】
【杨广就说,你舅舅该不会病死吧。】
【李渊得知后吓了个半死,为了自保,他自毁名声。】
【天天饮酒作乐,收取贿赂。】
【反正就是怎么荒唐怎么来。】
【别看荒唐,但是管用。】

【虽然隋炀帝杨广没有彻底打消疑虑,但是少了不少戒备。】
【后面杨广在雁门被围时,李世民还去救援过。】
【后李渊镇守山西,抵御突厥。】
【他还组建了一支骑兵部队,战斗力极强,时常袭扰突厥。】
【打的突厥主动求和。】
【在杨广决定第三次去巡视江南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巡视,是去江都避难去了。】
【北方起义大军和朝廷大军打的已经乱成一锅粥。】
【李渊为了自身利益或者自保,只得起兵谋反了。】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李世民逼李渊造反的。】
【他先是灌醉李渊,然后弄了一个宫女到李渊床上,不想被杀头,只能谋反。】
【这个说法是一些文学作品的加工。】
【李渊起兵反隋,李世民一定有劝说。】
【但是李渊本人也是很有野心的。】
【并不用李世民花费心思逼迫,而且给老爹送宫女,还是杀头的大罪,太过梦幻了一点。】
后世实时弹幕——
“李渊:真是我的好大儿!”
“要不是李世民,李渊还真不一定能成事。”
“李渊是开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了。”
“回复楼上:不是李渊存在感低,是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女婿太能干了。”
“回复楼上:因为李世民太耀眼了吧。”
“李渊的决策是创建唐朝的基础,李世民替大唐扫荡敌手的战功,都是大唐盛世的核心因素。”

sitemap